财经敦

中美建交45周年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24-11-04 19:24 阅读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即“断交、废约、撤军”)。1979年1月,应美国总统卡特邀请,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访美,揭开了中美关系史的新篇章。

2024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迎来建交45周年纪念日。作为世界上最重要也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在过去45年间,两国关系历经风雨,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也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在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之前,人文交流已经早先一步开始了。

12月15日,在美国弗里蒙特,两国参与者在中美“乒乓外交”52周年纪念活动上合影。新华社 资料图

1971年的“乒乓外交”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中美民间外交的大门,尼克松总统结束对中国的历史性访问后,他宣布美国和中国将开始互派文化代表团。1973年的费城交响乐团访华让两国民众更进一步了解对方。在此期间,中美两国人民都逐渐开始意识到,只靠政府和媒体对对方的描述可能并不准确和全面,随之产生的是带着善意的好奇。

以人为纽带

多年来,中美两国领导人都将扩大人文交流的范围和频率视为稳定两国关系的可行途径。在中美外交关系正式建立后,推动两国民间交流的机构和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呈指数级增长,双方交流内容变得更加实质且落地,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增加。在这之中,人员交流始终是连接两国的纽带。

在1990到201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美民间接触和人文交流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学生前往对方国家就读,美国汉语课程入学人数增加,旅游业迅猛发展。2018年,中美两国人员往来515万人次,其中中国赴美282万人次,美国来华233万人次。中国是美国第一大国际学生来源国,截至2018年底,中国在美各类留学人员42.5万人。

中国留学生也为美国经济做出了极为可观的贡献。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16年,国际学生通过支付学费、食宿费、生活费,对美国经济的贡献超过390亿美元,其中中国留学生的贡献高达125.5亿美元。

这些充满活力的互动是过去几十年来深化中美关系的源泉所在,促进了双方相互理解和信任加深,也提供了许多合作机会。2019年,在美国求学的中国学生人数达到了37.25万人。然而,随着中美两国近年来日益明显的紧张关系,加上美国保护主义盛行和三年疫情的影响,两国人文交流的范围和规模都缩小了很多。交流空间的缩小体现在签证限制、双方防范意识增加和学界交流话题的局限性上。但即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对于人文交流的重视和渴望加强交流的愿望始终没有改变。

“疫情之后,中美之间的对抗感更强了,防范心理也更加严重。出入境也比较困难,遇到的事情也多了。”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达巍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除去这些负面感受,考虑到中美关系的现状,双方都认为人文交流很重要。”

2023年7月26日至8月9日,清华大学“中美新声”赴美社会实践支队访问美国,达巍担任带队教师。这个由清华大学不同院系的13名本科生以及1名博士生学生助理组成的支队在美国调研了11天,沿东海岸从北向南,依次访问波士顿、纽黑文、纽约、费城、华盛顿等7座城市。

整个行程中,他们走访了6所美国顶尖高校,在和美国的师生们交流的时候,已经本科毕业,正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读博士的尹子涵发现,他们在学业、职业选择等各方面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其实都非常相似。“我们有共同的问题,有共同的诉求,尤其是在有关中美合作的问题上,我们都保持着非常开放和合作的态度。”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付艺娆也有类似的感受,虽然人和人之间的交往确实牵涉到国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但如果太强化差异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就会被它限制住。她在2018年也曾去过美国,相比第一次的小心翼翼,付艺娆感受到文化自信带给她的变化。“对自己的文化更自信后,更有利于向别人介绍我们的文化,也能够平等地去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她说。

当被问及中美民间交流恢复情况时,达巍认为,中美过去的民间交流很多,如今仍存在反弹的空间。但他并不认为能恢复到疫情以前的水平,“难度较高,如果能恢复70%到80%,已经是不错的结果。”

在出发前,学生们心中也有着疑虑。达巍表示,学生们的担忧来自于三个层面。“第一是觉得美国现在对华政策不友好,我们去了以后人家欢不欢迎我们是个问题。第二是经过疫情,大家听说美国有比较强烈的反华、歧视亚裔的情况。最后是很多学生会觉得美国枪支泛滥,社会治安不好,是不是存在安全问题。”

尹子涵此次是第一次来到美国,在出行前,他也有类似的担忧,但在完成了这次调研后,他对美国的印象发生了改变。“虽然我们之前一直认为,美国好像各个地方都充满了各种枪支或各种暴力案件,但真实的美国并不是这样。还是会有相对安全的街区,而且也不是每一天都会出现枪支暴力这种事件,只不过它的缺点在我们平时的认知中被放大了。”

在疫情之前,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博士生黄瑛已经去美国做过几次学术交流,这次的交流让她更切实地体会到中美关系对学界交流的影响。黄瑛回忆,在之前的交流中,话题更多聚焦在气候问题、气候治理或核武器等全球治理问题,但在这次行程中,话题集中在了中美关系、中美贸易等议题。

过去几年,受到两国关系和世界格局变化的影响,中美教育合作交流以及人员交流出现了较大波动。但放眼整个建交后的45年时间维度中,这些交流为中美外交、经贸、科研的发展搭桥铺路,发挥了积极作用。

黄瑛认为,在交流中做到“去政治化”,对于双方的沟通和理解都有正面作用。复盘和美国师生、机构员工的交谈,她感受到美国人放下戒备的过程,这可能是渐进的,但也是建立信任的关键。“我们学生就做学生该做的事情,学者就做学者该做的事情。”黄瑛表示,“既然选择了走人文交流这条道路,就要相信人文交流背后情感的链接是缓慢建立起来的,我们要给彼此一点耐心,这种链接才会较深一点。”

2019年1月29日,上海爱乐乐团与费城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们在美国费城举行的首届中国新年音乐会上携手演出。新华社 资料图

以音乐为“桥”

学术和政治的相关性或许是中美学界交流仍需时间回温的原因,但中美民间外交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外交——就少了许多防范和隔阂。1973年9月,费城交响乐团来到中国,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赴华演出的首个美国交响乐团,“音乐外交”接续“乒乓外交”,为两国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搭建了桥梁。

1973年,费城交响乐团首次访华,在原中央乐团排练厅,中美艺术家合演了管弦乐作品《二泉映月》;2023年11月10日晚,“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纪念费城交响乐团访华50周年音乐会在北京举行,熟悉的音乐再次在中美艺术家的合作下奏响。当晚,曾在1973年随团巡演的小提琴手戴维·布斯也再度来到中国参演,与他的伙伴一同履行“以音乐为桥梁、促进人文交流”的承诺。

据中青报报道,73岁的戴维·布斯回想首次来华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那时,他刚刚通过选拔被费城交响乐团录取,本应在乐团访华后正式入职。那天,他接到人事经理的电话,通知他有人生病,由他替补。布斯非常激动,挂断电话后才发现自己连护照都没有。在中美两国的支持下,他在短短两三天内便拿到了护照和签证,而后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旅程。“那时的北京,周围能看到很多田地,上千人骑着自行车。”此后,多次访华的他见证了中国的蓬勃发展。

除了费城交响乐团,位于天津的茱莉亚学院则是两国音乐交往的又一段佳话。茱莉亚学院是世界知名的音乐教育机构,而天津茱莉亚学院是该学院唯一一所海外分校,是中美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也是中美青年交流的重要平台。

天津茱莉亚学院首席执行官兼艺术总监何为回顾刚刚过去的2023年,已经接待了茱莉亚学院本部、曼哈顿音乐学院、旧金山音乐学院、克利夫兰音乐学院、俄克拉荷马大学、林肯中心室内乐协会、费城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俄克拉荷马州马掌路乐队等14个机构,近百人,还有很多来自美国政府的官员。

7月6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也到访位于纽约的茱莉亚学院,与该学院荣誉院长波利希及师生代表座谈交流。双方一致认为,音乐艺术领域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增强中美文化互鉴、促进民心相通。谢锋说,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希望在青年。艺术无国界,音乐是桥梁。

事实上,美方在音乐外交方面也释放出了一些信号。2022年底,美国国会在两党支持下通过了《通过音乐外交实现和平法案》,该法案认可了音乐家在促进全球和平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迈克尔·麦考尔(Michael McCaul)在启动全球音乐外交计划时表示,音乐具有变革性,它是一种通用语言,承载着巨大的力量。2023年 9月27日,美国国务院启动了全球音乐外交倡议,该倡议以现有音乐外交努力为基础,仿照冷战期间的爵士乐外交。

何为表示,由于天津茱莉亚学院是中美合作办学,中美人文交流流淌在学院的基因中。“从我们的人员组织到演出策划、来访和招生,各个方面都体现着中美的文化交流。同时,因为天津茱莉亚学院的招生面向全球,有很多学生其实是从各个国家来的,他们都受益于中美合作办学。”可见,中美在人文上的合作和交流不仅让两国人民受益,也给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和机遇。

中美关系不仅仅包括官方交流,艺术、商业、教育和科学界以及其他领域的人们一直是连接中国和美国的桥梁,促进了双方深入而细致的交流。对于未来的交流,中美人民都应抱持着希望,而非沉溺于恐惧之中。在庞大的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议题之下,是人与人之间真诚和持久的链接。这种链接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独特吸引力,也是通过艺术媒介产生的共鸣和惺惺相惜,更是身处在同一个时代中,面对类似的压力和困境时不必言说的默契。

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在当下建交45周年这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间节点,我们更需认识到,中美两国人民素怀友好感情,双方人民的友谊始终是中美关系发展的源头活水和重要基础。正如习近平主席去年11月15日在旧金山所指出的那样,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来共同完成。中美友好就是这样一项伟大事业。

网友看法

1、网友jerry1256:邓公千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