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7日,停运3年多的珠海有轨电车迎来最终命运:终止运营,拆除设施设备,修复梅华路路面,并新增2条汽车车道。
“有轨电车的出现反而让交通更拥堵,电车速度慢,短短一段路不如坐公交车,效率更高。”珠海市民林洁(化名)看到“拆除”决定后,松了一口气,“停了是好事,现在拆了更是大快人心。”
拥有造价低、建设快、建设门槛低等优点的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制式——有轨电车曾经是“香饽饽”,但在一些城市布局建设后,效果却不尽人意。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陆现有20余座城市开通了有轨电车,但大部分有轨电车项目正面临占道路、投入高、客流低、速度慢等问题。市民怨声载道,运营方长期亏损,有轨电车,该何去何从?
“没人坐”的有轨电车
2017年6月,珠海有轨电车开通运营,全长8.89公里,共14站,总投资13.27亿元。2021年1月,因供电技术、安全等原因,该线路暂停运营。除去技术原因和高昂的维修费用,“没人坐”似乎成了压垮珠海有轨电车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2021年4月珠海交通运输局发布的《珠海市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项目处置重大行政决策(草案征求意见稿)》,珠海有轨电车运营期间,日均客流为3378人次,客流强度为每日每公里404人次,客流强度仅相当于可研报告预测的5%。此外,珠海有轨电车自开通试运营至2020年底票款收入合计387万元,远远低于三年多近3亿元的成本。
珠海有轨电车照片 图源:中国经营报
林洁坦言,同一段路程,市民更愿意开车或坐公交,几乎没多少人会选择有轨电车,“慢确实是大问题,有点浪费资源。”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浙江嘉兴城市电车客流倒是一直保持高位运行。据统计,五一期间嘉兴城市电车累计运输乘客9.8万人次,日均客流量达到1.96万人次。但高涨的客流量背后,仍有不少市民在网络上“唱衰”城市电车的前景:“一年就那么几天”“从来没坐过”。
“从高铁出来坐有轨电车确实很方便,但日常在嘉兴生活,其实很少会选有轨电车。”嘉兴市民小陈坦言自己和家人在嘉兴生活5年有余,但从未乘坐过有轨电车。“说实话平时电车上也没啥人,坐公交车可以去的地方更多也更方便。”而且在小陈看来,有轨电车占据了市中心的主干道,交通压力未得到缓解,甚至让拥堵“雪上加霜”,似乎带来的不便远大于便利。
2023年,运营了13年的上海张江有轨电车1路正式停运。上海浦东现代有轨交通有限公司的公告显示,随着张江地区公共交通体系不断丰富完善,多条轨交路线已开通运营,地面公交线路已多次优化调整,张江有轨电车1路客流逐年下降。公开数据显示,张江有轨电车日均客运量由早期超过6000人次,减少到近年来的几百人次。
有轨电车不是地铁“平替”
事实上,如今处境尴尬的有轨电车,也曾有过“高光时刻”。据统计,2017至2018年间,全国91个城市有建设有轨电车的计划。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内地共有24个城市开通有轨电车线路,运营总里程达578.3公里,比2012年的48.7公里增长10倍有余。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复兴规划设计所所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马强认为,中国城市修建有轨电车的动因来自城市交通以及地方建设两方面。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带来交通拥堵的问题,“光靠修路面交通发现越修越堵,所以很多城市都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拥堵问题,全部寄希望于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的首选是速度快、运量大的地铁、轻轨,但项目过审并不容易。2024年1月,马强等人在《城市交通》发表的文章《有轨电车发展规划反思与应用展望》中提到,2015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不断收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条件,经测算,2020年全国只有22个城市符合申报建设地铁条件、45个城市符合申报建设轻轨条件,分别占全国城市总数的3.2%和6.6%。
因此,许多城市便将目光投向了有轨电车。低碳环保、技术标准适用面广、操控安全、舒适度高,以及审批程序相对简单、建设周期短、见效快,这些有轨电车的优势确实很让人心动。
上海张江有轨电车与维也纳有轨电车接驳换乘情况对比 图源:马强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几乎成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唯一的灵丹妙药了。那么当你发现‘照方抓药’而不可得,也就是无法实现建地铁、轻轨之后,大家便想到了‘替代品’——有轨电车。”马强直言,有轨电车的“性价比”其实并不高,不可能成为城市中地铁、轻轨等大运量轨道交通的“平替”。“有轨电车有它的适用场景,有它的适用范围,有它服务能力的上限,所以不能对有轨电车寄予过高的期望。”
据媒体此前报道,张江有轨电车并没有独立路权,和所有车辆共享道路空间,受红绿灯制约,根本达不到设计的70公里最高时速。
嘉兴有轨电车照片 来源:网络
有轨电车,路在何方?
马强一直认为,城市规划是一门复杂的学科,轨道交通的建设需要从便利性、速度以及服务能力各个角度综合判断,“公共交通是花钱的,常常是亏损的、赔本的,所以从营收角度评估是否上马有轨电车项目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轨道交通作为基本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不能指望赚钱。”
饱受诟病的有轨电车,未来该驶向何方?马强觉得,需要根据城市发展情况,确认到底优先的是汽车、公交、步行还是骑行,不将交通方式弄清楚,很难缓解城市交通病症。
在项目选址上,地方政府和运营单位也应该做充分的调研和规划,“比如说,有轨电车服务的是不开车的人群,并不应该建在主干路,而应该建在次干路、支路上、途经居民区最集中的地方。”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马强经常发现,决策过于简单粗暴,“看哪条路宽,就放在车辆最集中的这条路上去建设,这是一种双向叠加、不恰当叠加,车行道和公交人流都叠加到断面上了,不堵才怪。”
此外,作为城市规划领域的专业人士,马强认为引导大众正确认知什么是“好的城市交通”很重要。他提到,当前大众认为的城市交通往往被简化为机动车交通,甚至以此评价一个城市交通的好坏,很多人认为今天开车路上不堵,所以交通非常好,这样的大众常识似乎并不能促成好的城市交通的出现。
“在我们看来,一个好的交通是大家共同建设的,若是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体系,是每个人都要作出贡献和牺牲的,不能只享受个人利益和好处。”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李林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潮新闻客户端
本财经资讯由VIP财经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VIP财经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