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敦

美国对华芯片封锁能“锁死”我们吗

来源:京报网 时间:2024-09-20 00:55 阅读

近日,美国政府意图进一步升级对华芯片封锁,限制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芯片出口。

对此,《纽约时报》直言不讳地表示,“这是一种战争行为。”

中美之间的“硅幕”,是否已经落下?

(一)

毋庸讳言,美国在芯片行业上的“举国来战”,已远远超出商业竞争的合法范畴,对于我国企业影响着实不小。

从短期来看,美国胁迫盟友所形成的产业链垄断地位,中国尚没有一招破敌的手段,只能花更长的时间从上下游逐步攻克。

面对这个注定漫长的攻关过程,舆论场上出现不少悲观主义论调。

有人认为,美国已经对中国的芯片产业进行了“智子锁死”,国产技术难以向上突破,只能在低端制程徘徊。

有人认为,中国在芯片行业上起步晚、底子差,如今虽然奋起直追,但别国也在一路狂奔,其间的差距无法弥补。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领先者就能永远垄断吗?答案是否定的。

(二)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在芯片行业近70年的发展史中,没有一家企业、一个国家始终处于浪潮之巅。你方唱罢我登场,无名小卒战胜巨人后又盛极而衰,这才是常态。正是激烈竞争中的此消彼长,不断推进产业进步。

曾经,依靠设计、制造和封测,全产业链自己一手包办的IDM模式和Tick-Tock生产策略,英特尔横扫群雄,在2016年吃下80%的市场份额。然而,电脑CPU市场之上的无敌态势,也让英特尔船大难掉头,连续在芯片制程、移动浪潮、图形计算上错失先机。

曾经,美国企业GCA在1961年制造出了第一台接触式光刻机,革新芯片制造行业。然而,行业的垄断地位很快令其忘乎所以,在服务和产品质量上固步自封,日本尼康后来居上,很快就将“前浪”掀翻在了沙滩上。而尼康在领先之后,同样变得傲慢,先后在“浸润式光刻”和“极紫外光源”两项技术上落后,成就了今日荷兰阿斯麦公司的行业领导地位。

曾经,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国,1989年占据了世界存储芯片市场53%的份额。但“技术封闭+标准封闭”的产业路线,无法与美国、韩国、中国参与的芯片全球大分工相抗衡,最终从半导体制造大国沦为制造设备和材料供应国。

……

殷鉴不远,可以看到,芯片行业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行业,它既是制造行业,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背负大量重资产;又类似服务业,需要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否则便一失万无;它既要通过一定强势地位获得超额利润,进行研发和扩大再生产,又需要时刻存在强大的竞争对手,保持创业初心,防止患上“大公司病”;它既要攻克“自主可控”,形成市场竞争优势,防止被“卡脖子”,又要“广交天下友”,分享技术、专利和利润,进行开放式创新。

(三)

近半个世纪以来,芯片产业之所以形成全球化模式,正是因为这能让相关国家和地区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禀赋参与到超长且高效的产业链协作中。这是最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方向。

而美国政府将芯片武器化,强行用行政命令分割一个“集众家之所长所能”以追求极限的产业,无疑将拖慢产业发展效率,最终伤害自己。

同时,芯片是高科技产品,更是高科技商品。

放弃了中国这个世界第一大芯片消费市场,就约等于放弃了芯片丰富的应用场景。当美国公司失去来自市场的第一手反馈和开放包容的心态,也就更容易陷入“闭门造车”的歧路,在鼎盛时期出昏招,重蹈历史上那些失败者的覆辙。

可以说,美国所发动的“芯片战争”,否定市场经济,背弃产业规律,充斥着唯我独尊、狭隘自大的霸凌作风,不仅将其霸权主义的本质展露得淋漓尽致,也埋下了“封闭-僵化-失败”的祸根。

“美国试图阻止中国研发芯片的努力是徒劳的。”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的采访时,美国富豪比尔·盖茨直言不讳。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市场,且不可替代。”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不止一次对美国试图扩大对华芯片限制表达反对。

面对华盛顿日趋极化的政治氛围,来自企业行业的积极表达,或许很难有效阻止、扭转目前美国政客对中国的打压遏制。

但这起码道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道理——

全球化贸易下,只有开放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纠正错误让芯片重回全球化秩序,这才是美国该走的路。

(四)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事实上,无论美国在对华芯片政策的程度上、尺度上、节奏上、范围上出现怎样的变化,坚定不移走国产替代之路都已是中国社会的共识。

在封锁中突围,于打压下超越,抱定坚定的信念是中国人一以贯之的行动哲学,也是中国芯片行业没有被打倒的秘诀。

回望峥嵘岁月,面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谢希德、林兰英、黄昆等人放弃外国的优渥待遇,克服重重阻碍回到祖国,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组队伍,进设备,筹实验,为中国芯片产业奠定基础;

面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半导体事业最窘迫的时光,张汝京等中国台湾半导体人才,凭借“我生下来就是中国人,就是希望中华民族强盛,没什么道理可讲”的信念来到大陆建厂,为今天中国芯片产业链打下半壁江山;

“中国龙芯之母”黄令仪,80多岁仍奋战在科研一线。团队成员曾劝她“把把关就好,别亲自干了”,黄老脱口而出:“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

审视新中国芯片研发之路,经历过波折,经历过暗淡,经历过狂喜,经历过失望,这条路并不平坦,可总有人怀着家国情怀,在这条路上披荆斩棘。

(五)

抬头向前,已经能够看到依稀的曙光。

很多人都相信,中国芯片产业站上世界之巅,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我们把视角拉长、拉宽,什么时候当一个国家无比重视并孜孜不倦钻研核心技术的时候,就是这个国家心气十足、蓬勃向上的时期。

中国人从来就有打逆风球、走上坡路的意志和能力。

比“造芯”更难的时候都走过来了,葆有这样一股子韧劲和耐心,中国芯片定能乘风破浪,赢得属于我们的星辰大海。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评论员 鲍南

流程编辑:u028

网友看法

1、网友云起云散如雾亦如梦: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2、网友勇敢的白云QE:你觉着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