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3日消息(记者 郭彦伟)23日,“东莞3人返工时患经济舱综合征身亡”登上微博热搜。据报道,在近期的春节假期后返工路途中,广东东莞出现了多名因为长时间坐车导致急性肺栓塞的患者,有三人不幸身亡,连续坐车时间都在20至30小时。春运返程仍在持续,如何正确防范“经济舱综合征”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孟庆义教授。
哪些人易得“经济舱综合征”?
专家表示,“经济舱综合征”原指在飞行过程中或飞行后发生的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或)肺栓塞有关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实际上不仅限于飞机客舱,在办公室、汽车或火车内,节假日亲朋聚会打牌,如果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也容易出现“经济舱综合征”。
高风险人群包括:发热患者(容易出现高凝状态,加之远途旅行,血栓风险增加,发热症状也可能加重脱水,进一步增加静脉血栓栓塞风险);慢性病患者(如患肿瘤、心衰、肾病综合征等人群);孕产期女性、长期口服避孕药者、高龄人群、肥胖者等。
关注身体异常信号
专家称,长时间久坐后,若出现下肢酸胀、疼痛,或一侧下肢水肿时,注意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如果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稍活动就感觉气短,突发胸痛或上腹痛,甚至咯血、晕厥等,要警惕可能发生肺栓塞。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减少活动,及时就诊,以免血栓扩展或进一步脱落。
长途出行重视预防
为了更好地预防“经济舱综合征”,专家建议,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多喝水。尤其是常处于空调环境中,最重要的就是补充水分,每小时最好补充200毫升水,减少血液黏稠度,但要避免饮酒、喝大量咖啡。
·动动脚。久坐期间,每小时建议做3—5分钟的脚部运动,包括脚尖、脚趾及膝盖运动,促进血液回流。
·多活动。搭乘交通工具,别只顾坐着和睡觉,应当定时起身活动,避免长时间对下肢血管造成压迫,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久坐族”可以选择起身喝杯水,既活动腿部又补充水分。
此外,平日做好常规体检,通过简单的血液化验和影像学检查,可及时发现或预防血栓形成。通过医学评估,有凝血危险因素的人群可在长途出行时做好预防,比如穿医用弹力袜、增加走动等,必要时遵医嘱采用药物预防。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本财经资讯由VIP财经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VIP财经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