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一过,鲁西北广袤土地上的人们忙了起来。地头上,刘国强手拿遥控器,哼着小曲儿,不慌不忙。“嗡嗡嗡”,撒药无人机掠过,水雾四散,麦苗叶片湿润。
今年45岁的刘国强是庆云县尚堂镇和睦程村人,承包了1500亩耕地,轮作种植玉米和小麦。种了20多年田,年过不惑的老刘越种越起劲儿。问他为啥?老刘嘴角一咧:“有了好农机,种田不费力,越种越起劲!”
刘国强正在检查农机设备。
说起以前,老刘可没这么乐。“农忙时,吃住在地里,没日没夜地干。”老刘说,那时候,种地不仅费财力,更费体力。“地块小、成本高,从种到管再到收,全靠人力。一天到晚在地里忙,累得晚上爬不上炕。赶上麦收秋收,人能掉上几层皮。”
老刘说的情况不是个例。庆云县是传统农业县,粮食主产区,全县耕地面积36.2万亩,2023年粮食总产量28.43万吨。近年来,外出务工的青壮年越来越多,中老年人成为种地主力军。如何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升粮食产量?
“推广农机是关键。大型收割机、播种机、植保机、水肥一体机还有无人机,只有机械化种植,才能降成本、增产量、减辛苦。”庆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马国辉介绍,通过加大对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农机购置奖补力度,普及农业机械化,提升农田产出效率,降低种地辛苦程度。针对中小规模种植户,培育农机合作社,提供农机服务,把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
刘国强购买的自走式喷药机。
说起购置第一台联合收割机时的感受,老刘一脸憨笑。听说邻村合作社进了一批新设备,起初看不上眼。“没有那玩意儿,不照样种了这么多年地?”秋收时节,老刘去现场一瞧,看在眼里,羡慕在心里。“收得是又快又好。”扒拉开地上覆盖的柴草,基本没有落下的粮食。“比人工收的还干净呢!”
2022年,在庆云县农业农村局帮助下,老刘相继采购了玉米收割机、小麦收割机、旋耕机、播种机,领取农机补贴后,没花多少钱。他主动联系村两委,协调承包了附近村的1500亩耕地,办起了农业合作社。2023年,仅一茬玉米就收入近40万元。今年初,老刘又购置了飞防撒药设备。“真是没想到啊,有了这些‘伙伴儿’,不仅自己种地省力,还能出租干活,又增加了一部分收入。”
刘国强驾驶农机下田。
来到老刘家停放农机的车棚,他把飞防无人机擦了又擦,一向粗心的他,对待农机,却成了个“仔细人儿”。车棚里,村里一起种地的邻居凑了过来,唠起了种地的感受,数老刘嗓门亮:“用上好农机,种地不犯愁,农民反而成了清闲职业哩!”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张超 通讯员 马俊良 吴思远
本财经资讯由VIP财经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VIP财经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