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皓迪(重庆大学) 谢宇辉(西南大学)
近日,江苏苏州吴中举行马拉松比赛,比赛途中出现疑似运动员薅免费补给的情况,将“能量胶”等补给品打包背在身后“负重”奔跑,导致后续参赛者无法正常获取物资补充能量。如此“一扫而空”的不文明行为一经曝光,立刻引起网友热议。(11月21日 江苏新闻)
毫无疑问,马拉松作为长途赛事,在运动中进行能量补给是情理之中的。主办方设置补给点的做法,也是其责任感与人文关怀的体现。涉事者对补给品无限制地索取,甚至出现将“补给站”当成“进货点”的行为,违背了主办方的初衷,也伤害了其他参赛者的权益。
更让人气愤的是,这样的不道德行为还并非个例。11月17日,在短视频平台上,名为“李粉X”的网友将大量零食打包拍摄,并配文“苏州马拉松很好,明年还要来进货”。我们在看到五花八门的物资被一个人掌握在手里的同时,也应当想到,如果只依靠个人道德来约束物资获取,是否有些太过理想?
对于主办方而言,一般马拉松赛事均不会对物资拿取数量作硬性规定。然而,这样灵活的规则反而会让部分不怀好意者钻空子,以至于造成破坏他人参赛体验的结果。后续马拉松赛事中,相关单位也应加强对补给规则的制定和赛事管理的完善,例如每隔一定距离增派志愿者将补给送到运动员手里等。
马拉松是一项强调公平和体育精神的运动,每一位运动员都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生命姿态。我们渴望将这份精神继续发扬下去,而这离不开各方的努力。只有完善规则、遵守规则、文明参赛,才能让马拉松运动的初心不灭,为奔跑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运动环境。
本财经资讯由VIP财经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VIP财经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