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原创稿
北京市发放用于购买绿色智能商品、每人最多1600元的“京彩·绿色”消费券,山东省今年上半年将发放2亿元汽车消费券,浙江等地派发文旅消费券促进旅游消费复苏……最近全国多地发放消费券,促进消费加快恢复和增长。消费暖流涌动之处,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也为消费市场增强了信心。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动力,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体现。新冠疫情发生前,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疫情发生后,特别是在去年,终端消费直接受到新冠疫情等因素冲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推动餐饮、文化、旅游、体育等生活服务消费恢复。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消费尽快恢复,强化消费基础性作用,正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消费回暖,内含着打通产供销环节、畅通经济循环的发展逻辑。消费需求提振了,市场流通、工业生产、企业预期等也会随之明显向好,经济增长必能企稳向上。从今年1—2月份经济数据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依然达到77067亿元,同比增长3.5%,消费的改善和回升态势明显,直接带动市场向好企稳。我国用较短时间实现了疫情防控平稳转段,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正在有序释放出来。商务部将2023年确定为“消费提振年”,3月是“全国消费促进月”。以消费为牵引实现人财物有序流动、产供销有机衔接、内外贸有效贯通,亿万消费者的“购物车”将继续稳步拉动中国经济的“基本盘”。
消费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引导释放有价值、高质量的消费需求,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以直播带货、数字化营销、“云展览”、“云体验”等为代表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大放光彩,成为拉动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特别是直播带货,网红主播、企业总裁、基层官员、演艺人员等纷纷走进直播间,推动在线消费人气爆棚。把握新消费风口、消费升级契机,央地共同发力,政企携手联动,线上线下结合,必能有效提振商业信心,激活消费市场。
消费持续回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下制约消费的因素还有不少。特别是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如何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仍需要打出更精准、更细化的政策“组合拳”。消费券是真金白银的财政政策举措,除此之外还需要用好用足其他宏观政策工具,通过有效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升级等方式进一步提振消费需求,发挥消费引领拉动作用。
从根本上说,扩大消费要建基在消费者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同时进一步改革完善分配制度,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将为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注入源头活水。
放长眼光看,我国消费提质升级的大趋势没有变也不会变。善于变压力为动力,充分释放国民消费的深厚潜力,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巩固和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奋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
本财经资讯由VIP财经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VIP财经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