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调水调沙,是黄河每年最大的水利工程调度活动。今年6月21日,黄河正式启动调水调沙,目前已经17天了,今天,小浪底水库出现了今年首次人工塑造异重流,异重流的出现意味着什么,今年的调水调沙与往年又有什么变化和不同?一起看↓
四条“黄龙”出洞 场景壮观
总台记者在现场看到,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打开了四道闸门调水调沙。瞬间流量在2500立方米/秒,这个流量相当于平时正常流量的5倍左右。四道闸门排出的都是含有大量泥沙的黄水,当地人也称四条“黄龙”出洞,场景非常壮观。
今年首次出现异重流 降低水库泥沙淤积
四条“黄龙”出洞背后,是今年首次出现人工塑造异重流,简单理解,异重流就是将小浪底水库的泥沙排出去。异重流是一个水利专业名词,也是一种水利上的自然现象,而在小浪底是人工塑造的异重流。
异重就是两种重量不一样的水流,遇到了一起。对于黄河来说,就是密度高的含有大量泥沙的水流进入水库后,与库区密度低的清水形成密度差,进而潜入清水下面形成一股浑水流。在这股浑水到小浪底水库坝前时,我们打开冲沙闸门,就可以将泥沙排出去。
人工塑造异重流能达到三种效果,减少小浪底水库淤积、调整库区上段泥沙淤积形态、排泄泥沙出库,人工塑造异重流的出现也标志着小浪底调水调沙进入了末期。
数字孪生系统为黄河防汛装上“智慧大脑”
今年的小浪底调水调沙跟往年相比,更加智能化,因为今年小浪底的数字孪生系统已经基本建成。
数字孪生系统简单说是利用大数据在虚拟世界建造模型,在电脑里再造出了一个小浪底水库。建造这个虚拟的小浪底需要水利,水文,水流量等一系列数据,截至目前,这个数字孪生系统已收集到6.3亿条数据。
通过虚拟模拟,数字孪生系统可以达到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效果。每年的调水调沙实施前,可以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先进行预演,看在不同的流量下泄情况下,会对下游河槽产生什么影响,对小浪底水库产生什么影响。从而为现实中的调水调沙提供一个数据参考,让调水调沙和黄河治理更加科学化和智能化。
黄河保护法实施 调水调沙面临新变化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实施后的首次调水调沙,今年的黄河调水调沙已于6月21日正式启动,在水利调度上,与往年有一些变化,更加注重黄河生态的保护。
目前,小浪底库水位已由254米下降至217.5米,累计腾出库容达42亿立方米,水库从7月5日起转入调沙期,调水调沙预计一周后结束。今年是《黄河保护法》颁布实施的第一年,小浪底水库今年首次与下游水库联动,动用了陆浑、故县、河口村三个水库的水量,这样,伊洛河和沁河的清水得以流入主河槽,用清水稀释小浪底下泄的高含沙水流,尽可能减少对下游生态的影响。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首席专家 张金良:第一,使进入下游的水和沙的搭配比例更加合理;第二,伊洛河和沁河汇入黄河的时候是清水,比如鱼类在上游过程中,一旦遇到高含沙的时候,有躲避的空间。
专家介绍,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制约黄河保护治理的最大症结。2002年以来,黄河水利委员会持续开展黄河调水调沙,通过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和黄河上中游、干支流骨干水利工程的联合调度,既为后续可能发生的洪水留足防洪库容,又使下游河道得到冲刷,维持下游河槽过流能力,减缓河床抬高速度,减少中小洪水漫滩概率。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首席专家 张金良:堤防的加高和河床的淤积抬高在赛跑。如何打破这种赛跑的局面,调水调沙经过三年的实验和21年的运用,探索出了一个新的治黄路径。
张金良介绍,今年4月1日,《黄河保护法》正式实施。新形势下,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要求,更加注重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问题,对流域水沙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的调水调沙也会出现新变化。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首席专家 张金良:未来就要建设成古贤水利枢纽,来为小浪底调水调沙提供强劲后续动力,这样使进入黄河下游的水和沙的搭配比例更加合理,来抑制下游河床的淤积抬高和河道萎缩。
(央视新闻客户端)
网友看法
1、网友平衡法则呵呵:转发了
本财经资讯由VIP财经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VIP财经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