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地发生山体滑坡,造成塘房镇凉水村合兴、和平两个村民小组18户47人失联。截至1月23日17时40分,灾害已致31人遇难。
救援工作仍在进行中,最终死亡及失联人数以核定后为准。
村民李茹在22日凌晨听到了山体滑坡传来的巨响。“当时感觉到强烈的震感,连门窗和玻璃都震动了起来。”李茹向南风窗回忆。
李华家的房屋距离滑坡段只有几分钟路程,当天早晨7点,在外的她才听说滑坡的消息。当她焦急地打电话回家询问母亲情况时,71岁的母亲在电话里哭——她的家人差一点就被掩埋在坡土下。
1月23日新闻发布会截图 /央视新闻
在1月23日凌晨昭通市举行的镇雄县“1·22”山体滑坡灾害新闻发布会上,昭通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此次山体滑坡灾害处置指挥部成员吴君尧通报了灾害现场初步研判情况。
镇雄县塘房镇凉水村合兴、和平两个村民小组发生崩塌地质灾害,崩塌区属构造侵蚀剥蚀中山地貌陡斜坡地形,坡向60°,斜坡坡度大于30°,坡顶呈陡崖状,坡脚为缓坡平台,居民区分布于坡脚平台区。
此前,有不少村民向媒体表示,他们怀疑滑坡与附近的煤矿开采有关。这一点尚未得到证实。
地质灾害隐忧
目前,救援现场面临诸多困难。
当地复杂的地形增加了救援难度。救援人员接受央视采访时介绍,从陡崖坠落的巨石将房屋掩埋后,钢筋混凝土交织其中。因此救援过程中,需要用大型机械挖机清理一层,静默一段时间后,消防救援人员再用搜救犬、探测仪确定失联人员位置,进行人工搜救。
同时,废墟体并不坚固,山体还存在二次坍塌风险。废墟中,瓦片、泥土、木质房梁掺杂在一起,救援人员站在废墟上容易下陷。
据凤凰卫视视频,1月23日凌晨,山的深处和山顶还隐隐传来石头下坠的声音。现场工作人员称山势较高,目前山体情况还不稳定。
连日的降温降雪,也给搜救带来困难。公开信息显示,受灾地处于高寒山区,搜救期间,天空中仍飘着小雪,落在地上会立刻结冰,导致道路湿滑,也给救援人员的行进造成了麻烦。
1月22日,塌方现场 /受访者提供
而对于被困人员来说,山体滑坡后地下空隙更小,使得被困者存活更困难。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教授李泳告诉南风窗记者,在地震废墟下,有建筑物结构支撑,空隙较多,因此相较而言人员存活几率更高;而山体滑坡后人员被密实的泥土掩埋,地下生存环境更加恶劣。
此次受灾的小倮块村,属于凉水村下属的自然村。李华告诉南风窗,村民大多是彝族、苗族,彼此熟悉,大家都是“家门亲戚”。
小倮块村很小。村民们都住得比较集中,绕着村走一圈,也只要十几分钟。李华家附近的邻居,要么是她的亲戚,要么是同学、朋友。滑坡发生后,她一整天都魂不守舍。
李华的母亲更加痛心。被泥土掩埋的,有她的表妹一家,还有不少是她的朋友,过去,她们在村里常常一起跳舞。李华看到,滑坡发生的那个凌晨,母亲在家族群里发了好些消息,“她说哪家人和哪家人都被埋了,赶快救人啊”。
1月23日凌晨,镇雄县新闻发布会上,昭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吴君尧称,经专家组初步研判,这次山体滑坡灾害属坡顶陡崖区发生崩塌,崩塌体方量约5万立方米。吴君尧称,崩塌体及其下坠携带的土层堆积在坡脚,总方量达到7万立方米。
仅从崩塌体方量来看,此次滑坡规模不算大。李泳教授告诉南风窗,大规模滑坡可达几百万立方米,但灾害大小并不以自然规模为依据,而是要考虑因灾死亡或失踪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
受灾村民多聚居于滑坡山体的山腰至山脚附近。据央视新闻,发生山体滑坡的两个村民小组房屋沿山腰至山脚分散修建,海拔落差较大,山高坡陡。李华也告诉南风窗记者,他们的老房子就修在山脚下,那一带的人家大都居住在两山中间。
云南省昭通市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广泛。2023年3月,昭通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昭通市“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规划》显示,昭通市处于云南东北部到滇西南的重灾带,属于我国两大重灾带之一。地质灾害方面,受地质地形影响,全市地质灾害发育数量多密度高、变形模数大。
跟采矿有关吗?
多位当地村民告诉南风窗,(当地)山地坡陡是事实,但采矿导致的裂缝才是滑坡的主要原因。
自事件发生以来,不少村民向媒体表示了类似的怀疑。他们多次提到,滑坡发生前,这座山体就有了裂缝。
村民李茹的家属告诉南风窗,山上之前就有很多地缝,而且“相当大”。一位村民告诉媒体,平时大家会上山采菌子,种点土豆,但出现裂缝、松垮的地方,他们都不敢去,“有些裂缝很明显,不安全,怕掉下去爬不出来”。
在社交平台上,也有村民发布了山体裂缝的相关视频。村民李先生曾在去年12月28日,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示警,视频中,事发山顶有宽约数十厘米的明显裂缝,长度较长。
村民发布的山体裂缝视频截图
关于裂缝的成因,不少村民认为这与附近的煤矿有关。
截至发稿,此次灾害的原因未有定论。当地职能部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以官方通报为准,“不信谣、不传谣”。
李泳教授分析,可能影响山体坡土稳定性,进而导致山体滑坡的因素有很多。自然环境因素或矿山活动、公路建设都可能产生影响,但具体而言,导致滑坡的真正原因,还要通过现场的调查才能明确。
他解释称,确定导致滑坡的直接激发因素,需要根据滑坡痕迹还原其发生和运动的动力学过程。大多数灾害事件都没有过程监测或见证,所以这一点实际上不容易做到。
“一般而言,土质滑坡的主控因子肯定是土体结构,而激发因子大多是降水。”李泳说,矿山活动是否影响滑坡,要看它是否长期影响岩土结构,或者在滑坡发生过程中起激发作用。这依赖于二者的空间关系。比如,矿山是在滑坡地点的上游还是下游?距离多远?其活动或废弃物是否影响了坡体的稳定性?
土地结构示意图
煤矿开采活动确实曾在镇雄县“诱发”山体崩塌与滑坡。11年前的2013年1月28日,中屯镇头屯村发生山体崩塌与滑坡,灾情核查结果显示,平顶山煤矿采空区垮落和沉陷牵引是该次崩塌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
不过,煤矿开采与山体崩塌事件,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同灾害的原因应视具体而定。
仅凭矿区与滑坡段的距离,也不能证明二者有关联。同在2013年,1月11日,赵家沟村发生山体滑坡事件,调查结果显示,矿区边界距滑坡直线距离500米,但最终专家认定“没有发现滑坡与采矿活动有直接关系”。
既然煤矿开采确实可能影响土体结构,如何预防此类灾害的发生?李泳告诉南风窗记者,最常规和有效的办法,是对矿山区域的周围环境和山体进行长期监测,观察矿山活动是否会有潜在影响。严格来说,在开矿前也应有相关的环境评价和灾害评价。
(文中村民均为化名)
作者 | 祝越
实习生 宋宇玲 张渝
编辑 | 向由
新媒体编辑|靖含
排版 | 乐妍
网友看法
1、网友老夫子刷大刀:你说没有就没有!?专家?这几年的专家有多少可信
2、网友会飞的松鼠jinsong:肯定不传谣啊,毕竟是责任啊,撇清责任
3、网友星辰大海1941:云南都下雪了,我们这边才下l了一两次,一天基本雪都化了
4、网友梦幻快乐山雀:人生不易!灾难来了不商量[祈祷]
5、网友海小姐1029:[祈祷][祈祷] [祈祷]看着好心酸
6、网友止于至擅:煤矿在底下掏空了,山体开裂就是预警了,滑坡是结果
本财经资讯由VIP财经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VIP财经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