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开设的“区域国别论坛之美国系列”讲座第二场在北京开讲。本场讲座邀请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长聘正教授、教育部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他以“百年变局下的全球化趋势与美国对华政策演变”为题进行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鲁东红主持讲座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前所未有地塑造着全球经济和政治结构,使得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一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需重新定义,全球发展动能正在发生“新旧转换”。王栋表示,一方面,美西方作为曾经的秩序主导者和设计者试图以不平等的双边关系取代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肆无忌惮地破坏现行国际规则;另一方面,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正在以渐进方式,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王栋认为,百年变局具有以下几个时代特征:新自由主义全球化面临困境;俄乌危机引发国际秩序深刻变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王栋指出,当下,全球化在经历了冷战结束以来的高歌猛进后,的确进入了一个变革调整期,出现了数字化趋势、区域化趋势、慢速化趋势以及“再全球化”的新特征。
王栋教授发表演讲
在王栋看来,“再全球化”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对全球化进程的改革,以及这种改革所产生的模式升级与扩容效应。他指出,“再全球化”之所以不用“新”而是用“再”字,是指中国不寻求“另起炉灶”或推翻现存体系,而是希望改革和升级现有的国际体系,强调包容、互惠、协商、普惠和均衡。
谈及中美关系,王栋认为,中美关系是目前国际关系结构中重要的变量,仅从结构主义解构中美关系略显乏力,无法解释为何特定时期内的关系紧张程度会出现显著波动,因此需要考量“施动者”在国际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从新的视角来解读中美关系。
王栋还提出了“新接触共识”的概念,解读了奥巴马政府时期至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对华战略政策辩论的历程。从2008年奥巴马的第一任期起到2014年,美国秉持着“中国强硬论”的论调,从2014年到2016年奥巴马任期结束期间,美国调整过去以接触为主的对华对冲战略组合,强调对冲策略组合中的防范、牵制与制衡等战略工具的比重。2016年之后,中美关系由奥巴马时期合作与竞争并存转向特朗普时期以战略竞争为主,美国对华鹰派将中国视为最主要的竞争战略对手甚至敌人。直至2018年初,这期间“对华接触失败论”占主流观点。而从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始到2020年7月蓬佩奥发表涉华演讲,全面“脱钩”、“新冷战”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选择。
王栋教授发表演讲
今年11月,美国将迎来2024年总统大选。王栋指出,美国政治极化与社会分裂不断加深,使得四年一度的大选成为决定国家发展方向的重要时刻。外界注意到,近期美国总统大选首场候选人辩论登场,现任总统拜登与前总统、共和党参选人特朗普针对多项议题正面交锋,但拜登不尽人意的表现备受党内质疑。相关民意调查数据显示,截至本月8日,特朗普在支持率上整体保持领先优势,尽管拜登表示将坚持到底,但外界已经开始关注特朗普卷土重来的可能性。
当地时间7月8日,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前夕,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下属的纲领委员会发布了2024年竞选纲领草案。这份纲领详细列出了特朗普第二个总统任期的优先事项,涵盖了边境移民问题、税收改革和国内能源生产等多个领域。此外,特朗普第一任内的国安顾问奥布莱恩上月在《外交》周刊发表的文章引发了广泛关注,外界认为这可能代表特朗普第二任的外交政策方向。尤其是文中提出的系列强硬对抗中国的建议,令外界担心特朗普第二任内可能发动对华“新冷战”,甚至走向“自我实现预言”的美中冲突。
奥布莱恩在《外交》周刊上刊文
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中美关系将何去何从?中国如何应对?王栋用16个字来回答:高屋建瓴、保持定力、抓住机会、主动塑造。
王栋认为,中国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反对“新冷战”,面对美西方反华势力打压遏华,坚决捍卫中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未来5到10年,中方需要重建中美关系新的均衡,重塑“新接触共识”,即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基础上形成中美关系新的均衡,中国和美国有潜力成为全球体系的支柱,共同推动全球秩序朝向更加和平、稳定和繁荣的方向发展。最大程度团结国际社会理性务实力量,形成支持和平、发展和理性的国际统一战线,走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赢,非零和而是正和的新型中美关系之路。
王栋最后强调,中美关系的本质在于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逐渐成为再全球化进程的领导力量,要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丨黄茹娟,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本财经资讯由VIP财经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VIP财经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