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热辣滚烫》:在“输掉”中赢得人生
文 | 张同
这个春节档竞争激烈,《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等电影口碑不相上下。与《热辣滚烫》相关的话题莫过于“贾玲瘦100斤”,减肥的消息发出后,感动了一批观众,激励了一批观众,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热辣滚烫》改编自日本电影《百元之恋》,改编后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大龄又体重的女子——乐莹,毕业后宅家多年,在接连遭受亲情、爱情、友情背叛的打击后,她认识拳击、学习拳击,进而“改头换面”的故事。这里的“改头换面”不仅指的是她外貌上的改变,指的也是一个“胖子”讨好型人格的转变。
与原版女主角不同的是,饰演乐莹的贾玲本人体重基数更大,再加上她常年的公众形象离不开“胖”,这也意味着她如果要呈现出一个专业的拳击运动员形象,需要更为辛苦地减肥和增肌,进而实现人物银幕形象的前后反差。但贾玲也由减肥过多引发一些观众对于该片“营造女性身材焦虑”的指责。
“贾玲减肥100斤”虽是影片的看点之一,但这并非是某些观众所指责的“营造女性身材焦虑”。《热辣滚烫》之所以能够广泛引发观众共情,虽有观众对乐莹减重成功的感动和钦佩,但本质上还是因为乐莹的遭遇击中了当代人“遇到心理危机,如何重掌人生”的焦虑。
影片前半部分其实是在讲女主的人生失控:整日宅家睡觉、没有工作、被亲妹妹、表妹、喜欢的人所背刺。“胖”改变了她的生活,但也保护了她——“跳楼没有死成”。影片的后半部分是女主通过拳击这项运动,重新掌握了对自己体重控制的能力,同时也掌握了对自己人生的控制能力,也解决了自己的心理危机。
《热辣滚烫》中无论是女主角与别人社交时胆怯的声音,还是她讲述的给朋友苹果的故事,其实都源于她肥胖带来的自卑。与原版女主纯粹的“丧”不同,乐莹因肥胖而被周围人微妙地特别对待,进而变得自卑。自卑也影响了她社交时的心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生活中,大多数人或许有过这样的体会——“胖子”的性格一般都比较好。这里的“性格好”其实就是影片中拍摄出来的“讨好型人格”。现实中,多数“胖子”为了让别人不讨厌自己,往往牺牲了自我表达。这对他们并不公平,但也真切地影响他们的生活。
当观众看到一个胖到“不能翘二郎腿”的乐莹,转变为一个身材近似于职业拳击运动员的乐莹,这种反差感不仅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直观冲击,也是人物性格转变的重要原因。因而,女主角身材的改变本身就是叙事的一部分。
影片结尾,乐莹被对手击倒,倒在拳击台上那一瞬间,脑海中闪回的是她面对别人种种不合理请求的妥协:婚礼现场,为抢了自己男朋友的闺密当伴娘;把姥姥留给自己的房子过户给自己的妹妹;默默听着自己喜欢的男生说“她不是我对象,只是我的一个学员”。
而最后当她从赛场出来后,她也完成了人格上的转变。面对自己曾经喜欢的男生邀约吃晚饭,她终于能够坦然说出那句“看心情”。从卑微到不喜欢吃牛蛙,却硬着头皮陪男主角吃,到能够勇敢表达出自己的喜恶,她的“讨好型人格”实现了转变,减肥的艰难其实也暗含了一个人性格转变的艰难。
当然,影片的重点不在于减了多少斤,而在于展示了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在遭遇人生打击后,如何重新掌控人生的故事,这也是有别于传统爽文叙事的重要一点。
在传统爽文叙事中,主角的逆袭必然伴随着报复配角的快感,主角因种种原因憋屈后,要通过种种行为“打脸配角”,但在《热辣滚烫》中,乐莹打拳击比赛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人生愿景,不是为了打击别人,也不是为了“让别人好看”,这才是更为真实的人生。
毕竟,真实的人生中哪有那么多报复别人的快感,更多的是“轻舟已过万重山”后的放下。这不是说教中常见的劝人放下,而是体味复杂人生后的真正释然。
正如贾玲在采访中所说的那样,《热辣滚烫》不是一部减肥电影,它最大的意义,其实是关于一个善良的人如何找到自我,如何爱自己的故事。
影片到最后也没有煽情,因为即使最后,乐莹也没有打赢那场比赛,仅仅是赢得“一拳机会”,却输得满脸是血,但她又重新掌控了人生。从这个角度来看,《热辣滚烫》是一个在“输掉”比赛中赢得人生的故事,即使明知这场战斗必输,乐莹依然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文字:张同
来源: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
本财经资讯由VIP财经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VIP财经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